次韵范参政书怀十首 其七
作者:
陆游
(宋)
芋栗多储煮复煨,一尘那许到灵台。
虹穿道室炉丹熟,龙吼空山匣剑开。
蹑屩未成游地肺,掩扉聊欲隐天台。
桃花荣谢吾何预,一任刘郎去后栽。
译文
储备了很多芋头和栗子,煮着吃还能煨着吃,内心纯净,哪容得一丝杂念。彩虹穿过道室,炉中的丹药已炼制成熟;龙吼般的声音在空山中响起,剑匣打开。我还没能穿着草鞋去游历地肺山,暂且关上柴门想隐居在天台。桃花的盛开与凋谢和我有什么关系呢,任凭刘郎离去后栽种。
注释
芋栗:芋头和栗子。
灵台:指心。
道室:道士修炼的地方。
炉丹:炼制的丹药。
蹑屩:穿着草鞋行走。地肺:山名,即终南山。
掩扉:关上柴门。天台:天台山。
刘郎:这里可能指刘晨,传说他曾入天台山采药遇仙。
创作背景
范成大是南宋名臣、文学家,此诗是作者次韵范成大《书怀》之作。南宋时期,社会局势动荡,但文化艺术依然繁荣。作者可能受当时道家思想和隐居文化的影响,结合自身心境,写下此诗表达对道家修行和隐居生活的向往。
简析
这首诗主旨是表达诗人超脱尘世、追求道家修行的心境。其突出特点是意象丰富、意境超凡,充满道家神秘色彩。在文学史上虽可能未产生重大影响,但体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。
猜你喜欢
寒食二首 其一
作者:
薛季宣
(宋)
异县临寒食,为情觉大难。
焄蒿五精气,破散六祠坛。
堕泪纷朝雨,回肠减夜餐。
谁家箫鼓咽,欢舞欲媻跚。
送袁休庵通政 其十
作者:
屈大均
(明末清初)
犀角先尝四月红,
青黄相杂未冰融。
留君少住看全熟,
夏至千林火齐同。
题梅花美人四首 其四
作者:
曹家达
(清末民国初)
仙人娟秀绝人寰,
野水无心照影閒。
却为词人苦相忆,
冻云扶下九疑山。
野亭公杂咏六首 其五 野圃
作者:
顾璘
(明)
植蔬既展甲,
种豆复引苗。
主人久不来,
蔓草忽齐腰。
微雨晓初霁,
园丁载芟穮。
剪草自剪草,
慎勿伤良条。
灵隐寺暮归
作者:
白珽
(宋末元初)
山色晚苍苍,山门下夕阳。
栴林飘槲叶,新月到禅床。
径出千峰秀,亭回一涧长。
淹留不可及,露湿薜衣裳。
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四
作者:
华蘅芳
(清)
伸纸挥毫不搆思,
解衣磐礴已多时。
若从绘事推能品,
合让甬东老画师。
抵大宁书僧舍西楹
作者:
傅圭
(明)
村外重冈护
原头怪石蹲
水声来树杪
花影上山根
寺古残碑蚀
僧贫破衲存
俗尘消不得
何用访柴门
鹧鸪天 为其年题九青卷
作者:
邹祗谟
(清)
绣被携来爱鄂君。柳花衫子藕花裙。听将李尉歌中曲,认作陈王赋里人。偏宛转,独殷勤。锦裘双梦忆宵薰。扬州小杜能轻薄,曾向筵前乞紫云。
断袖相思未惯经。皇姑河畔指双星。誓如鱼墨浓偏淡,酒到鸦啼醉复醒。须漫语,且徐听。一声弹做雨淋铃。铜官泼墨如螺翠,更向山头望九霄。
用旧韵酬海宁李太守四首 其一
作者:
薛瑄
(明)
闻道先生近著书,
高怀雅兴迥难如。
兰栽九畹谁同采,
竹种千竿自可居。
溪水每从晴后钓,
山田多向雨中锄。
殷勤远道裁诗寄,
绝胜骊龙颔下珠。
游垆山
作者:
吴㻦
(宋)
通都无羊肠,垆中有羊肠。
都人有羊肠,垆人无羊肠。
发原马之肝,委蛇豸之背。
曲曲达蓝桥,意与仙灵会。
静夜非笙簧,依微送天籁。
正月二日诸公登小楼和答十二韵
作者:
庞尚鹏
(明)
四时一何速,春到物华更。
占岁书晨候,登台望汉京。
地平江树合,风起午潮生。
四海干戈戢,中天日月明。
三阳初启泰,百卉渐敷荣。
极浦归帆远,重檐过鸟轻。
高风师洛社,胜日聚耆英。
倚槛千山小,驱云万里晴。
悬壶思吸海,作赋拟登瀛。
共切忧时念,宁忘恋阙情。
故园长自好,北雁为谁鸣。
世路如蓬转,黄河几度清。
述九颂 其三 经文
作者:
程公许
(宋)
天不椓兮斯文,寄命脉兮哲人。烂咸阳兮焰虐,不可燬兮六经。苟日月兮可晦,何天地兮长存。言不文兮行不远,义欲正兮词欲赡。学之荒兮气之浮,匪艰深兮必蹇浅。
公昔来兮帝旁,佩琼蕤兮云锦裳。六龙兮伏轸,从之兮彩凰。悯世兮溷浊,下扫兮不祥。屈宋兮导前,卿云兮翼后。韩柳兮并驰,杜李兮齐骤。建安七子兮随行,江左诸谢兮罗左右。
抗吾旃兮典籍场,轶吾毂兮风雅囿。探金匮兮秘图,掞国华兮册书。范金石兮扬律吕,散人世兮犹绪馀。民之生兮有司命,彼指南兮亦有车。秉斯印兮千万寿,后有觉兮余楷模。
浪淘沙 难后留别
作者:
徐石麒
(明末清初)
相与说乘槎。无计留他。春花夜月尽鸣笳。只有青青双眼在,曾见繁华。
飘泊向天涯。何处吾家。浮萍知否是杨花。自恨不如枝上鸟,犹自喳喳。
赞三十六祖颂 其十二
作者:
释印肃
(宋)
马鸣分身百亿
论数玄诠无极
六通三昧降魔
不用色声气力
过崧山
作者:
辛愿
(金末元初)
催老年光衮衮来,
好怀知欲向谁开。
箕山颍水春风里,
呼起巢由共一杯。